缝隙腐蚀腐蚀现象很普遍,不管是同种或异种金属甚至与非金属之间的铆接、焊接、螺纹连接处等都会产生缝隙腐蚀,金属表面的灰尘、砂砾等沉淀附着物也会引起缝隙腐蚀。缝隙腐蚀会使结构部件的强度下降,有时在缝隙内的腐蚀物体积变大产生的局部应力也会致使装配困难。而临界缝隙腐蚀温度是指在特定的测试环境中金属材料表面发生稳态缝隙腐蚀萌生和发展时的最低温度。其值越高,则镍铬合金的耐缝隙腐蚀性能越好。
缝隙腐蚀是指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相接触时存在的0.025~0.1mm之间的微小缝隙使其中溶液中氧或阻蚀性物质迁移困难,在缝隙处产生腐蚀。而材料在特定环境中发生缝隙腐蚀的最低温度被称为临界缝隙腐蚀温度,可以准确反映材料对温度的敏感程度,是工程应用中筛选材料的重要参考标准。
缝隙腐蚀是指在腐蚀介质中的金属表面上,在缝隙和其他隐蔽的区域内发生的局部腐蚀。孔穴、垫片接触面、搭接缝内、沉积物下、紧固件缝隙内是常发生缝隙腐蚀的地方。凡是依靠氧化膜或钝化层抗腐蚀的金属特别易发生这种腐蚀。在许多介质中,特别是含氧的介质中会发生缝隙腐蚀。缝隙腐蚀也是一种电化学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