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工件残余应力的检测方法
目前用于评估工件残余应力的方法可分为破坏性和非破坏性两类,破坏性方法主要有钻孔应变法(盲孔法)、全释放应变法及压痕应变法等,非破坏性测试方法则涵盖超声波法、电磁检测法、X射线衍射和中子衍射法等。
2025-05-30
-
航空发动机叶片抗疲劳磨削技术概述
磨削作为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最终材料去除工艺,对于疲劳寿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虽然在新型轻质航空材料研发以及抗疲劳磨削方法和工艺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抗疲劳磨削方法匮乏,表面完整性控制策略不完善,难以实现工业化应用等问题。
2025-05-28
-
中科院金属所联合东北大学在复杂服役条件下微生物腐蚀机理与防护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海洋、能源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材料在复杂服役环境中的耐久性问题日益突出。微生物腐蚀(MIC)已成为威胁重大工程装备安全性和服役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与传统化学或电化学腐蚀不同,MIC涉及微生物代谢产物、生物膜形成及群落协同作用等多尺度和多物理场耦合过程,其机理更为复杂,防护技术成为重大挑战。
2025-05-26
-
腐蚀体系电化学阻抗谱解析:典型等效电路模型构建与特征分析
典型模型中,高频区容抗弧反映涂层或表面膜性能,弧半径越大表明涂层或表面膜孔隙率越低、耐蚀性能越优异。中低频区与基体腐蚀反应与传质机制有关,中频区表征电荷转移与界面反应动力学,低频区揭示传质限制过程与长效腐蚀机制。但总的来说,电化学阻抗谱解析的核心在于建立与腐蚀界面过程匹配的等效电路模型。
2025-05-23
-
高温焙烧炉高温合金炉筒腐蚀减薄及断裂的案例分析
化工生产中的载体焙烧炉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其炉筒在长时间高温、强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下运行,容易受到腐蚀损伤,最终导致炉筒断裂,影响生产安全。本案例将分析一起化工生产高温焙烧炉腐蚀减薄失效导致炉筒断裂的事故。
2025-05-21
-
国内外失效分析研究特色及发展
随着20世纪中期电子显微学的飞速发展,以及断口学、疲劳学、金相学等学科的日趋成熟,失效分析工作也实现了质的跨越,而且越来越被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重视。
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