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甲车辆的腐蚀防护基本要求
早期,我国装甲车辆主要使用和部署于内陆北方地区,出口于周边国家,环境引发腐蚀问题并不严重,研制中也较少关注腐蚀防护问题。随着我国装甲车辆使用地域的拓展,带来腐蚀机理复杂化、腐蚀类型多样化等问题,全域作战能力也对装甲车辆的腐蚀防护水平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科技飞速发展, 新材料、新技术日新月异,在装甲车辆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但不同系统、不同部件和不同材料的防腐工艺均有较大区别,同时也存在着传统的防护技术规范不适用、防腐需求不统一、技术要求繁杂等问题,既无法满足沿海或深海等防腐要求,也有过防腐保护情况。如某战车因轻量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应用了大量高强钢、铝镁合金、钛合金和复合材料,安装了高度集成化的精密测算系统、电子通信和武器观瞄光学电子系统,经短期服役后,出现了应力腐蚀、 电偶腐蚀导致的拆卸困难等问题,操纵台的电缆插头、插座、辅助继电气因海水渗漏、盐雾出现短路烧坏等问题,通信部分由于密封性或受潮湿影响,出现 尖叫等问题。
装甲车辆的全域机动、轻量化和信息化对防腐蚀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环境包括了各种复杂的自然环境特征,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到北温带、寒带气候,从高原戈壁荒漠气候到 热带雨林气 候。以装甲钢为主的车辆主体结构材料,以各种高性能合金钢制成的动力传动、行动系统及武器系统,以及高度集成化的精密计算机系统、电子通信和武器观瞄的光学电子系统,必须适应包括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湿热、盐雾、水汽,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霉菌微生物,寒带极端低温等苛刻气候条件,并能够在这些复杂气候条件下正常遂行作战任务。装甲车辆的防腐蚀技术水平决定了复杂气候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能,装甲车辆的环境腐蚀特点和类型见表1。